歡迎訪問鑫雙寶官方網站! |
搜索
|
內臟白點?。ㄓ址Q內臟結節(jié)病
或愛德華氏菌?。┦撬a養(yǎng)殖中
常見的細菌性疾病,尤其在淡水魚
類中高發(fā),對鰻魚、鱸魚、大黃魚
及石斑魚等危害較大。以下是關于
該病的詳細防治指南:
一、病原與癥狀
**病原**:
主要由**遲緩愛德華氏菌**
(*Edwardsiella tarda*)或**鲇魚愛
德華氏菌**(*Edwardsiella ictaluri*)
引起,屬革蘭氏陰性菌。
**典型癥狀**:
1. **內臟白點**:肝臟、脾臟、腎臟等
內臟器官表面出現(xiàn)白色或灰白色結節(jié)(類
似小米粒)。
2. **體表異常**:病魚體色發(fā)黑,腹部
膨大,部分魚體表出現(xiàn)潰瘍或出血點。
3. **行為表現(xiàn)**:食欲減退,離群獨游,
反應遲鈍,嚴重時出現(xiàn)死亡。
二、高發(fā)原因
1. **環(huán)境因素**:
- 水溫25-30℃時細菌繁殖迅速(春秋季高發(fā))。
- 水質惡化(氨氮、亞硝酸鹽超標,溶氧不足)。
2. **管理因素**:
- 投喂過量或餌料變質,導致腸道感染。
- 魚體受傷(如運輸、分池操作不當)。
三、預防措施
1. **水質調控**
- 定期換水,保持水體透明度
(30-40cm),使用增氧機維持溶
氧≥5mg/L。
- 每月潑灑**生石灰**(10-15kg/畝)
或**態(tài)之道8號**調節(jié)水質,分解有機廢物。
2. **科學投喂**
- 選擇優(yōu)質飼料,避免霉變或氧化變質。
- 控制投喂量,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
則,減少殘餌污染。
3. **減少應激**
- 避免頻繁拉網或運輸,操作時使
用**維生素C**(3-5g/kg飼料)或**康
倍斯諾7號**(0.2%)抗應激。
- 水溫突變時加深水位,減緩溫差波動。
4. **消毒與免疫增強**
- 定期用**聚維酮碘**(0.3-0.5ppm)
或**派歐伴侶**(0.1-0.2ppm)全池消毒。
- 飼料中添加**康倍斯諾7號**非特異性
免疫增強劑,提高抗病力。
5. **種苗檢疫**
- 新購魚苗需隔離觀察7-10天,確認無
病后再入池。
**四、治療方案**
1. **藥物治療**
- **抗生素**(需遵醫(yī)囑,避免濫用):
- **氟苯尼考**(10-15mg/kg魚體重,
拌料投喂,連用5-7天)。
- **恩諾沙星**(10-20mg/kg魚體重,
拌料投喂,連用5天)。
植物提取物
“雙寶派歐”(0.2-0.8%拌料添加),無
耐藥性,無損傷。
2. **水體處理**
- 全池潑灑**復合碘制劑**(0.1-0.2ppm)
或**派歐伴侶**(100ml/畝),連續(xù)2-3天。
- 若水質惡化,過硫酸氫鉀(0.3-0.5ppm)
改底,再消毒。
3. **病魚隔離**
- 發(fā)現(xiàn)病魚立即撈出,深埋或無害化處理,
避免交叉感染。
**五、注意事項**
1. **避免藥物濫用**:
- 禁用**孔雀石綠**、**硝基呋喃類**等違禁
藥物,防止藥物殘留和耐藥性。
2. **休藥期管理**:
- 抗生素使用后需遵守休藥期(如氟苯尼考需
14天),確保上市水產品安全。
3. **綜合防控**:
- 該病易與寄生蟲?。ㄈ珂咦酉x)混合感染,
雙寶派歐對體內孢子蟲的效果明顯。
六、與其他疾病的鑒別
**小瓜蟲病**:體表白點明顯,內臟無結節(jié),
顯微鏡可見蟲體。
- **諾卡氏菌病**:內臟白點更大且伴隨膿
腫,病程更長。
通過加強水質管理、科學投喂和定期消毒,可有
效降低內臟白點病的發(fā)病率。若病情嚴重,建議
聯(lián)系水產技術部門進行病原檢測和精準用藥!